學校2019年教師培訓于8月29、30日在紅牌樓校區(qū)舉行,全校近180名專兼職教師參加。培訓安排了工匠精神的講座,邀請了省內外專家講授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內容緊扣教育教學實際,對老師們的新學期工作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老師們認真聆聽,快速記錄,學習氣氛濃厚。
培訓第一課由四川省公路設計院總工程師、橋梁專家牟廷敏作工匠精神的報告。除教師外,學校全體校領導、中層干部參加了學習。牟大師用質樸的語言,介紹了自己與團隊多年來工作的成效,很好地詮釋了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務實、創(chuàng)新和奉獻的科學家精神。他的專注、質疑、守正、報國的科學家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令大家深深折服。王永蓮校長在總結時,動情地要求全體教師向牟大師學習,做好教師的三件事:一是個人的專業(yè)成長;二是更好地融入團隊;三是教書育人。
培訓還邀請了廣東工貿技術學院高級技師王正旭講授了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的實施;邀請了四川省示范專業(yè)建設首席專家李學鋒教授及其團隊講授課堂教學方法和選擇策略。作為全國知名的教育專家,教授們娓娓道來的講座,不疾不徐,有廣度,有深度,還有親和度。他們定義素質教育,解讀核心素養(yǎng),梳理關鍵能力,點評經(jīng)典授課案例;他們提倡教育信息化與課堂教學融合,提倡從源頭上給師生減負,提倡系統(tǒng)化的課程理念;他們指導教師采用尋根溯源式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師學會搜集教學資源,指導教學者妙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
通過本次培訓,老師們體會到:精雕細琢上好每一堂課就是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工匠精神;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充分、和諧的發(fā)展。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是培養(yǎng)國之棟梁的主渠道。
供稿:教務科